文章更了将近四年,非常感激您能够追到尾声,其实对于每一位看文的姑娘,无论看了多少,无论怀着何种情绪,我都心存感谢,毕竟这占用了你们的时间,同时还有心情。更别说您还写下了大段感受,还曾绘过那么一幅有意境的图。

对于姑娘的赞言,我亦有感激、亦有慰藉、亦有惭愧、亦有当不得、受不起。

您提到文中没能理解的地方很大程度也不在于您,而在于我表达能力的欠缺,行文中叙事不够清晰,没有把事情以简明的言辞表述分明,个人思想的局限,知识的局限是一大因素,写作经验的欠缺也是(有时写完一段话,怕人读不懂,又打上个补丁,这些都是问题),还放飞自我,少了一份克制。如今回看前文,不足之处皆是,人总是要向前走,我没理由觉得几年前那支笔比现在拿得稳。自也不是说现在如何,只是对于写小说,我还是练习生,也想慢慢把马步扎稳。

姑娘说有幸看到这个故事,我想说是这个故事有幸遇到您,赠给他一文、一画、一曲衷情。


僧裟落:

        孤红的故事已经进入尾声,对于这个故事。我一直想写一个读后感,但是又怕文笔不够表述我对于这个故事的情绪。孤红这个故事在我心里跟其他的同人文确实不太一样,并不是说其他的同人不好,只是孤红确实有着不一样的感情。本来想写一个文评谈论一下这篇文到底好在哪里,但每次需要重读一些细节我又不忍。他不算是一篇虐文,但读过后有一种比虐更深刻的情感留在心底,以至于我确实不太敢再完整地回顾一遍,我想是因为柴临太太写的太真实,把一段同人里才有的情感揉进了那段不敢回首的历史里。大概是这种真实让我有时会混淆故事与现实,这才是最可怕的。因为明知道楼诚的情感再深刻也是故事中的,但却透过孤红里的楼诚看到了那个时代无数真实存在的情感。被歌颂的也好,被遗忘的也好,那些我不曾经历的时代里的人们的情感是真实的。透过孤红故事里的楼诚像让我感受到了那些深刻又沉重的信仰和爱情。


        经常看到对楼诚这样的形容——家国是你,情爱也是你。虽然俗套,但我觉得这确实是对这份情感准确的表达。今天读到了孤红的64章,故事的开始也是故事的结局。这个结局我更愿意相信是一个美好的祈愿,能与最爱的人和最坚定的信仰同归一处,这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我知道更多当时经历过来的前辈他们被命运推向的是故事最开始的结局。可怕的不是死去,而是信仰与爱都留在的宝岛的码头,徒留一具躯壳离开了那里。然后蹉跎着,等待着也不知道还能等到什么的一生,这才是最可怕的。可这也是真实的,我想我至少还没找到信仰与爱,所以才知道这可怕多么彻骨。孤红也是因为这真实,而真实中却带着期盼的那份不真实的美好才让我难以平静。


        最开始看楼诚同人是因为喜欢角色,看到后面很多优秀的同人作品,开始想要了解那个时代,了解了一些后才明白他们的伟大,不是高喊着口号英勇就义的伟大,是一种如同暗河般在黑暗里缓缓流淌的伟大。它也曾波澜过,也曾澎湃过,也平静过,却都在那深深的地下,无人知晓地流淌着。


我好像说的有点跑题了,最开始被孤红吸引的是柴临太太散文风格的叙述,很喜欢这种如同王家卫电影一样随性的表达。从最开始明楼被捕这个点发散开,一件物品就能勾起一段过往然后串到现在,看似随性,但通篇读下来才发现他们千丝万缕早已交织成一条清晰的线,柴临太太用文字编织出了许多门,然后又一点一点地把钥匙交到读者的手上,每打开一扇门都看到一缕记忆,最终他们交织成了明诚的一生。我觉得柴临太太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一直在用明诚的视角阐述这个故事,却把这个结局留在了开始。也许对于阿诚,离开明楼的那一晚他的一生就已经到了终点,然后是一具躯壳的起点。


读孤红的时候可以感觉到太太借楼诚的辩论表达了很多自己的看法,有些我能明白,有些不能,不禁佩服太太的学识和阅读量,望尘莫及。


        去年五月有幸去了一趟歌乐山,有点朝圣的心理吧,满山的人潮已经很难让人与文中的场景重叠上。这才是文字的魅力吧,它看起来真实,当身处真实的时候才发现,它其实是美好的。所以文中很多沉痛的片段我不敢去读,因为知道那些片段较于真实其实也是美好的。


        我想等这个故事完结了我还是会再去通读一遍,我一度想把全文抄写下来。抄写的体验跟阅读有所不同,有些读的时候一眼带过的文字,通过写一遍才发现其精妙,感慨仿佛再没有比那个字眼更精确的表达了。写的时候更有画面感,好比明楼独自坐在沙发上等待逮捕的那天清晨,仿佛我也身处当时当刻,看着太阳的光线透过窗爬进屋里,溜上明楼的镜框。


尽管现在因为时间原因没能抄写多少,去细细品味这个故事,当我想我还是会慢慢把他抄完。


        我读的文学作品不多,细细品读的就更少了。所以才更不想错过这个故事,我怕错过了我更难有机会去体会好的文字带给人的愉悦。


       胡乱写了一通没有逻辑的读后感,写起来才发现自己词汇的匮乏。明明怕再读一遍孤红,却又想再读一遍,两遍...想把里面的文字、情感和力量都印在脑海里,人就是这么纠结对吧。


最后,孤红到达尾声的时候,还是感谢柴临太太能写这篇故事,能让我有幸看到这个故事。很开心,在无聊又漫长的蹉跎里能有这样一个故事让我感受到。



评论(12)
热度(127)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风度丹楼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