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概算了下, 这部分还有几章就可以结束了,第三部分的内容写起来不会太轻松了。不轻松倒并非全在于写阿诚知道被骗回大陆的真相,或是最终接受那个事实的过程。主要还是一个人被迫处于封闭环境长达二十五年期间的这个心理变化。以及牢狱生涯养成的习惯对出狱后生活的影响。

对于囚犯来说,这个服刑时间是未知的,是政治改造,而非法律审判,你也许明天就会出去,也许需要来一场特赦,更或许就是一辈子,这个刑期没有盼头,随时有希望,随时会绝望。那么人都有阴暗面的,阴暗面在阴暗处孤独时就特别容易被激发了。所以每到临界点时,明楼作为一种意象的出场就尤为关键了。要以什么形象,怎么出场,他这个意象和明诚这个创作主体两者在监狱里要怎样交流,以什么方式交流,太费心思了。

还有,一个全面规训和绝对专制的纪律下,需要的是彻底的服从,那么你原先所拥有的独立思想跟此种环境的长期对抗会分泌出什么物质,这个物质会不会刺激你的精神产生一些特别甚至诡异的变化。与血腥暴力的惩罚相比,理性的规律的劝惩更为彻底和深刻,监狱里规范的生活会规范掉一些什么,规范掉的这些东西还能被拾起来吗?灵魂会不会完全被征服,你会不会最终习惯于绝对的统治,它会不会变成一种疯癫,这个疯癫在出狱后能不能被修补,修补到一个什么程度。

在战火的硝烟里,你是一个勇士,可如果这片硝烟是时间,身处时间的战场,你还能够成为一个勇士吗?这里头就一个灰度了。最后,明台在肃反时期,在青海德令哈会不会遭遇信仰的崩塌。

再往下一辈说,计划经济时代,一个人普遍认为一份工可以干一辈子,突然改革开放,老国和同事老李所在的粮油企业面临公有制改革,他们这样的年龄就很容易遭遇下岗大潮,婚姻关系也会随之产生危机,没多少文化也没多少能力如何面对下岗再就业,如何把那根筋转过来。关键是,在红太阳照耀下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回过头要怎么看待往昔的日照,红太阳在他们的心里还会不会再升起,心中还会不会再有阳光。

老国要找爸爸,不容易。明明也要找爸爸,更难。夫妻俩心底对各自的父亲有多少渴望就有多少怨恨,阿诚的出现的确可以填补他们对父爱的渴望,可到底不是父亲,对于阿诚来说如何和下一辈相处,亲情如何安放,分寸怎么把握都是问题。女儿丫丫在长大后得知了祖辈的事情,在电视上看到《潜伏》《黎明之前》《伪装者》时会怀着什么心情来看待时代下的谍战剧以及特工这个行当。好多的问题需要考虑,自己挖的坑必须要填完。


评论(27)
热度(21)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风度丹楼 | Powered by LOFTER